手機版
手機版二維碼
微信
手機版二維碼
  首頁 > 要聞中心

我院6個品種和3項技術入選農業農村部2025年農業主導品種和主推技術

時間:2025-08-01 09:55 來源:betway亚洲官方 部 【字體:

  近日,農業農村部發布了2025年農業主導品種和主推技術名單,我院選育的晶兩優534(水稻)、晶兩優華占(水稻)、隴薯7號(馬鈴薯)、仙進奉(荔枝)、粵椹大10(桑樹)、粵桑11號(桑樹)等6個品種和水稻“三控”施肥技術(水稻)、冬瓜減量施肥及“三護”栽培關鍵技術(蔬菜類)、華南三熟區酸化耕地土壤改良與培肥技術(資源環境類)等3項技術上榜。“十四五”以來,我院入選農業農村部主導品種27個、主推技術14項,涵蓋了水稻、水果、蔬菜、蠶桑、資源環境等領域,入選數量占據全省領先地位。

  農業農村部指出,各地農業農村部門要切實加大主導品種主推技術推廣應用力度,充分發揮現代農業科技試驗示範基地的引領帶動作用,依托多元農技推廣服務體係和現代農業產業技術體係,積極開展主導品種主推技術的集成示範和推廣應用,引導帶動廣大農戶和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應用先進適用技術,不斷提高技術到位率,為糧油作物大麵積單產提升和多元化食物供給提供堅實科技支撐。

  作為全省農業科研和服務“三農”主力軍,近年來,我院緊緊圍繞省委、省政府關於實施“百千萬工程”工作部署,進一步深化院地企合作,充分發揮我院在優質品種選育及技術研發、推廣等方麵的優勢,連續10年入選廣東省農業主導品種占比超過或接近60%,主推技術超過或接近70%。在省農業農村廳、省科技廳等農業科技主管部門的指導和支持下,我院以在全省建設的地方分院、專家工作站、產業研究院、試驗示範基地等院地合作平台為著力點,充分利用基層農業技術推廣體係、農技推廣服務驛站等,推動科技人員主動下沉服務,開展主導品種主推技術示範展示和指導培訓,引導帶動廣大農戶和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應用先進適用技術,促進農業科技成果盡快進村入戶到田,不斷提高技術入戶率到位率,促進了大批優質科技成果走出“深閨”,為提升糧油等主要作物生產能力提供有力科技支撐。


2025年農業主導品種介紹

  晶兩優534(水稻)

  該品種是必威betways 水稻研究所與隆平高科股份有限公司聯合選育的秈型兩係雜交水稻品種,2016-2019通過不同區域的國家級品種審定,2018、2019年通過福建和廣西審定,2022年獲得農作物植物新品種權。該品種授權隆平高科股份有限公司開發應用,優良食味品質達到國家《優質稻穀》標準2級,豐產性突出,平均畝產680公斤左右,比對照增產5%左右,連續多年為全國推廣麵積前十大品種之一,2025年入選農業農村部農業主導品種。

圖片2.png

  晶兩優華占(水稻)

  該品種是必威betways 水稻研究所、隆平高科股份有限公司、中國水稻研究所聯合選育的秈型感溫兩係雜交水稻品種,2016-2017年通過不同區域的國家級品種審定,2015-2019年通過湖南、江西、海南、廣東和廣西審定,2018年獲得農作物植物新品種授權。該品種授權隆平高科股份有限公司開發應用,優良食味品質達到國家《優質稻穀》標準3級,生長勢強,豐產性好,平均畝產達到606公斤左右,連續多年為全國推廣麵積前十大品種之一,多年入選農業農村部農業主導品種。

圖片3.png

  “隴薯7號”馬鈴薯

  該品種是甘肅省農業科學院馬鈴薯研究所選育、必威betways 作物研究所經過多年的聯合篩選和鑒定,於2017年通過廣東省農作物品種審定。該品種生長勢強,平均株高60厘米,莖葉深綠;中晚熟。塊莖橢圓形,黃皮黃肉,薯皮光滑,芽眼淺。薯塊整齊度中等,商品薯率高;品質優,幹物質含量高,可用做薯條加工。一般產量2500公斤/畝左右,高產可達5000公斤/畝以上。田間高抗晚疫病,對病毒病和低溫也具有較強的田間抗性。

圖片4.png

  “仙進奉”荔枝

  該品種是由必威betways 果樹研究所、增城農業技術推廣中心、增城新塘農業辦公室從自然變異實生單株選育出來的晚熟優質新品種。該品種果色鮮豔,果實皮厚,裂果率低,非常耐貯藏,保鮮期長,味甜、早結、豐產、穩產,畝產可達1000公斤,近年來平均銷售價格比糯米糍高3倍以上,種植效益高,成為高端荔枝主打品種,深受荔農和消費者喜愛,近十年全國種植麵積超20萬畝,連續3年入選農業農村部農業主導品種。

圖片5.png

  “粵椹大10”桑樹

  該品種由必威betways 蠶業與農產品加工研究所育成,於2006年通過廣東省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2022年通過國家林木良種審定,是我國第一個通過品審的果用桑品種,也是目前我國種植麵積最大的果用桑品種。“粵椹大10”果葉兩用,鮮果無籽,口感蜜甜,盛果期年產果量1500kg/畝以上,同時產葉量2000kg/畝以上。1年生嫁接苗當年春季種植第2年即可掛果,第3年即可進入豐產期。該品種2024、2025連續兩年作為唯一果用桑品種入選農業農村部農業主導品種。

圖片6.png

  “粵桑11號”桑樹

  該品種由必威betways 蠶業與農產品加工研究所利用多倍體與雜交育種技術相結合而育成,於2006年通過廣東省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粵桑11號”用種子繁育,群體整齊,發條數多,再生能力強,耐剪伐;產葉量高,畝產桑葉3100~4200 kg;葉質優,葉片幹物可溶性糖含量7.33%,粗蛋白含量27.2%。該品種適宜於養蠶用、菜用、飼料用等利用,該品種作為唯一葉用桑品種入選農業農村部農業主導品種。

圖片7.png


2025年農業主推技術介紹

  水稻“三控”施肥技術

  該技術由必威betways 水稻研究所研發,是針對我國南方水稻生產中化肥農藥過量施用、環境汙染嚴重、病蟲害和倒伏等突出問題而研發的以控肥、控苗、控病蟲(簡稱“三控”)為主要內容的高效安全施肥及配套技術體係。該技術高產穩產、節本增收,成功解決了“病蟲多”和“易倒伏”這兩個最頭痛的問題,連續5年(2021-2025)入選全國農業主推技術,連續16年(2010-2025)入選廣東省農業主推技術,連續被評為廣東最受歡迎的農業主推技術,在廣東、廣西、江西、海南、浙江等省(自治區)應用,被大規模用於糧食高產創建、超級稻“雙增一百”等重大行動,為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增加農民收入作出重大貢獻。

圖片8.png

  冬瓜減量施肥及“三護”栽培關鍵技術

  該技術由必威betways 蔬菜研究所主持研發,是針對我國南方冬瓜生長發育過程中黃葉、黑心等生理性病害頻發、產量品質不穩等產業問題,研發形成的以早期護根、中期護葉、後期護果的高效施肥與配套農藝推動化肥減量增效的技術體係,主要內容包括嫁接壯苗、氮肥減量、鈣鎂增效。該技術一是通過嫁接換根和促萌抗逆調控進行“護根”,保證植株健壯生長;二是通過有機替代、緩控肥應用和水肥一體化有效降低氮肥等化肥投入13%-40%;三是鎂鈣調控技術,通過基肥和坐果期及時、科學地補鎂補鈣,促進葉片持綠、果型飽滿、質地緊實,有效預防葉片黃化早衰和果肉黑心劣變;四是集成用深溝高壟、摘除雌雄花、植株調整等農藝措施,預防病蟲害發生。通過在植株和果實發育關鍵階段的“護根、護葉、護果”三護步驟實現冬瓜“高產量、高品質、高效益”三高效果。全國農業技術推廣服務中心、海南省農業科學院蔬菜研究所、廣東省農業技術推廣中心、廣西壯族自治區農業科學院蔬菜研究所、德鉀鹽深圳農業科技有限公司參與了技術研究與示範推廣,該技術在廣東、廣西、海南等省(自治區)的冬瓜產區廣泛應用。

圖片9.png

  華南三熟區酸化耕地土壤改良與培肥技術

  該技術由必威betways 農業資源與環境研究所研發,針對華南地區酸化耕地土壤改良後易返酸難以根治的問題,研發集成了降活性酸、阻潛性酸以及控酸化因子產生為核心的綜合治理技術。該技術涵蓋基於新型堿性改良劑中和活性酸,快速將酸性土壤pH提升至適宜作物生長範圍之內的“降酸”過程;結合有機物料減緩潛性酸釋放,穩定土壤pH值的“阻酸”過程;平衡施肥減輕酸化危害因子產生的“控酸”過程。該技術模式被納入廣東省酸化耕地治理省級和縣級實施方案,有效支撐了全省酸化耕地的治理工作,指導台山市、南雄市等11個縣市區改良酸化耕地麵積超過36萬畝,pH提升近0.5個單位。依托該技術在台山市都斛鎮打造的酸化耕地治理樣板田分別承擔了“全國高素質農民培育暨酸化耕地治理培訓會”以及“全國酸化耕地治理現場觀摩會”,促進了技術的應用推廣。

圖片10.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