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版
手機版二維碼
微信
手機版二維碼
  首頁 > 院所動態 > 科研進展

蔬菜所在南瓜芋香味形成研究方麵取得創新性進展

時間:2025-10-10 16:16 來源:蔬菜所 【字體:

  近日,蔬菜所在遺傳學經典期刊Theoretical and applied genetics(中科院農林科學一區top,IF=4.2)發表題為“A mutation in CmoBADHresults in the production of 2-acetyl-1-pyrroline, conferring a ‘taro-like’ aroma in Cucurbita moschata”的研究論文。蔬菜所趙鋼軍副研究員和鄧麗婷博士為論文共同第一作者,李俊星研究員為論文通訊作者。

  芋香味是南瓜中一種備受消費者喜愛的獨特風味,其形成主要由2-AP這一關鍵揮發性物質決定。然而,其遺傳基礎和分子機製長期不明,製約了優質芋香南瓜品種的選育。本研究以具有芋香味的南瓜自交係NO.44和無香味的NO.45為親本,構建遺傳分離群體,利用BSA-seq和 KASP技術,將目的基因精細定位到南瓜10號染色體23.3 kb的區域。結合基因組組裝與基因功能分析發現,在芋香南瓜NO.44中,候選基因CmoCh10G001620(CmoBADH)存在4591 bp的片段插入。該變異導致基因轉錄異常,使其編碼的甜菜堿醛脫氫酶(BADH)功能喪失,從而促使2-AP積累,最終產生芋香味。基於此關鍵變異,開發了可用於分子標記輔助選擇(MAS)的功能標記。利用該標記,在苗期即可快速、準確地篩選出有芋香味的個體,快速培育出“黑小寶”“香緣早”等果形、果色、熟性多樣且保留芋香味的新品種,顯著提升了育種效率,豐富了市場選擇。本研究不僅掲示了南瓜芋香味的形成機理,更成功打通了從基礎理論到育種實踐的路徑,為蔬菜作物的風味改良與品質育種提供了典範。

  本研究得到了廣東省農業農村廳(農業和鄉村振興人才)項目、科技創新戰略(農業科研主力軍建設)專項、必威betways 現代種業創新能力提升工程等多個項目的資助。

  原文鏈接:https://doi.org/10.1007/s00122-025-05050-3

圖片1.png

圖1  目的基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