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版
手機版二維碼
微信
手機版二維碼
  首頁 > 院所動態 > 科研進展

植保所在果樹木虱類害蟲暴發成災機製研究方麵取得創新性進展

時間:2025-09-19 15:01 來源:植保所 【字體:

  近日,植保所果樹病害防控課題組在國際期刊Advanced Science(中科院綜合性期刊一區top,IF=14.1)發表題為“Thermosensory TRPV heterotetramers drive seasonal polyphenism: Molecular basis of CcIav/CcNan-PKCα-AKH/AKHR signaling in pear psyllid morph transition”的研究論文。植保所張鬆鬥副研究員為論文通訊作者,博士後李建瑛為論文第一作者,中國農業大學研究生張職顯和王一淋等參與部分工作。

  中國梨木虱是梨樹毀滅性病害——梨火疫病的關鍵傳播媒介,其夏-冬兩型轉變是該害蟲適應季節性變化和種群暴發的核心策略,然而其分子調控網絡尚不明確。本研究圍繞“25°C高溫如何誘導中國梨木虱由冬型向夏型轉變?”這一科學問題,綜合利用qRT-PCR、Western blot、FISH、RNAi、AlphaFold3、鈣離子成像及Co-IP等分子遺傳學技術,係統揭示了以下機製:(1)25°C高溫通過增強冬型雌成蟲卵巢的能量代謝與卵子發育,驅動其向夏型轉變;(2)高溫受體TRPV亞基CcIav與CcNan形成異源四聚體,響應25°C高溫信號;(3)CcIav/CcNan異源四聚體通過鈣離子信號激活蛋白激酶CcPKCα和脂動激素受體CcAKHR的磷酸化,將信號傳導至下遊,最終促使冬型雌成蟲恢複繁殖能力,所產卵發育為夏型。本研究全麵解析了溫度感應–代謝–生殖協同調控中國梨木虱季節多型性的分子基礎,提出了以TRPV異源四聚體為靶標開發特異性殺蟲劑的防控策略,利用昆蟲與哺乳動物TRPV通道的進化差異,為害蟲溫度適應性調控提供了新途徑。

  原文鏈接:https://doi.org/10.1002/advs.202510102

圖片1.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