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科所主導保育的陸豐牛通過國家畜禽遺傳資源鑒定
近期,農業農村部第934號公告顯示,由我院動科所主導保育的廣東省優良特色地方品種牛——陸豐牛,成功通過第四屆國家畜禽遺傳資源委員會第一次全體會議的審定與鑒定。這一裏程碑式的成果標誌著陸豐牛正式獲得國家的認可與保護。

陸豐牛是廣東省特有的肉役兼用型地方黃牛品種,中心產區位於汕尾市陸豐市,主要分布於汕尾市、梅州市、惠州市、揭陽市等粵東地區,品種形成時間早於明朝嘉靖時期,該品種具有耐高溫高濕、耐粗飼、肉品質好風味足、抗病性強、善攀爬等特點。該品種牛是粵東地區“潮汕牛肉火鍋”和“潮汕牛肉丸”等地理標誌產品使用的原始核心品種牛。經圈養育肥後的公牛,屠宰率56.48±4.02%、淨肉率48.26±3.79%、肉骨比5.96±0.94,展現出極高的經濟價值。在高溫高濕氣候條件下,公牛精子活率和精子活力分別為94.10±1.30%和78.56±4.02%,進一步證明了其良好的遺傳穩定性和適應性。

自2018年起,為有效保護和利用陸豐牛這一寶貴的種質資源,我院動科所草食動物研究團隊在廣東省農業農村廳的指導下,持續開展了深入的種質資源分布調查和特征挖掘工作。特別是在第三次全國遺傳資源普查工作期間(2021-2024年),我院動科所草食研究團隊聯合汕尾市農業科學院、汕尾市農推中心等單位,全麵開展了陸豐牛新資源普查工作,成功摸清了陸豐牛在汕尾市的分布情況,群體規模達到3.7萬頭。在此基礎上,團隊還聯合國內肉牛育種優勢單位,共同開展了陸豐牛種質資源的保護與鑒定工作,為陸豐牛的順利通過評審奠定了堅實基礎。2024年1月,陸豐牛國家畜禽遺傳新資源提交申請,曆經修正補測、現場核驗、牛專委會評審、國家畜禽資源委員會全體評審、農業農村部公示等環節,於2025年7月31日,該品種牛正式通過鑒定。

此次陸豐牛通過國家畜禽遺傳資源委員會的鑒定,不僅是對動科所草食研究團隊及合作單位多年努力的肯定,更是對廣東省地方品種牛保護和利用工作的重要推動。陸豐牛成為廣東省通過國家畜禽資源委員會認定的第二個地方品種牛,這不僅有助於提升陸豐牛的知名度和市場競爭力,更將為粵東地區的農業經濟發展注入新活力。
未來,動科所將繼續加大對地方品種牛的保護和利用力度,推動陸豐牛等優質種質資源的產業化發展,為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和鄉村全麵振興貢獻更大力量。

手機版

微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