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版
手機版二維碼
微信
手機版二維碼
  首頁 > 院所動態 > 科技服務

茶葉所專家到廣西參加2025年粵桂協作茶產業科技交流活動

時間:2025-08-05 10:33 來源:茶葉所 【字體:

  為進一步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精準賦能昭平茶產業實現提質增效,近日,應賀州市科學技術局、昭平縣農業農村局以及昭平縣茶產業發展中心的邀請,我院茶葉所副所長、國家鄉村振興特派團廣西昭平團茶葉組組長、國家茶葉產業技術體係紅茶品種改良崗位科學家吳華玲研究員,率領技術推廣服務部正高級農藝師陳海強、茶樹資源育種研究室倪爾冬博士,聯合國家鄉村振興特派團廣西昭平團大豆組專家、華南農業大學陸星博士等一行到廣西昭平縣參加2025年粵桂協作茶產業科技交流活動,並開展了係列技術培訓與實地指導工作。

  本次活動以技術賦能為核心驅動力,在鵲鳴春茶葉有限公司舉辦了三場具有針對性的專題培訓。吳華玲圍繞“茶樹種苗扡插及嫁接繁育技術”主題進行深入講解,為提升當地優質茶苗培育能力提供了堅實的技術支撐;陳海強聚焦“茶葉高產優質栽培管理技術”,緊密結合昭平地區獨特的氣候與土壤條件,剖析了茶葉提質增效的關鍵要點;陸星以“大豆綠色生態種植原理與示範”為主題,詳細介紹了大豆固氮的顯著優勢,以及大豆與茶樹間作在改良土壤、提升品質、減少化肥使用等方麵的創新技術。與此同時,活動還同步開展了實地指導環節,實現理論知識與實踐操作的高效融合。

  培訓結束後,吳華玲帶領團隊成員先後到鵲鳴春茶葉有限公司、將軍峰農業科技有限公司和象棋山茶葉有限公司的茶葉示範基地,實地查看新種茶園生長態勢,重點指導丹霞1號、鴻雁12號等引進新品種的種植管理。針對夏季高溫多雨的特殊氣候條件,當地采用的木薯間作模式成效顯著——既抑草遮陰,又保護茶苗成活率。專家團隊對這一因地製宜的種植模式給予了充分肯定,並從間距調控、水肥協同等方麵提出優化建議,避免養分競爭,保障茶苗健康生長。

  此次技術培訓采用“課程培訓+實地指導”模式,將先進的農業技術精準送達生產一線,為新種茶園的規範化管理提供了清晰指引。同時,通過推廣多樣化的間作模式,為昭平茶產業的提質增效注入了強大動力,為推進鄉村全麵振興提供堅實科技支撐。

圖片1.png

圖片2.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