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茶葉研究所 > 新聞動態

我所吳華玲同誌結束援藏工作載譽歸來

時間:2025-07-06 07:53 來源:本網 【字體:

  7月5日,由我院選派的第十批援藏幹部、國家茶葉產業技術體係紅茶品種改良崗位科學家吳華玲同誌圓滿完成援藏任務,順利返回廣州。院黨委委員、副院長楊少海及院人力資源部部長陳少陽、所黨總支書記段冬洋等到廣州白雲國際機場迎接,並在我所召開座談交流會,所長唐勁馳、副所長鄭顯汶參加座談交流。

  援藏期間,吳華玲同誌擔任易貢茶場黨委委員、生產部部長,麵對高原特殊的氣候條件,積極推進易貢茶場標準化生產,將先進的茶葉種植與加工技術引入雪域高原,推動西藏當地茶產業技術升級與高質量發展。她指導易貢茶場製定《生產管理製度》和嚴格的茶葉采摘標準,製定了不同等級紅茶、綠茶、白茶和藏茶的技術標準,改良了加工工藝;製作的易貢紅-特選茶產品獲中國工夫紅茶鬥茶大賽金獎,“易貢綠茶”、“易貢黑茶”成功入選2024年第一批全國名特優新農產品名錄,開發的“桃花藏茶”新品廣受消費者喜愛;完善了生產追溯體係,茶場順利通過國家農業技術集成創新中心評定,獲得西藏首個“生態低碳茶認證企業”授牌。同時,還積極推廣茶園安裝防蟲係統、茶樹間種大豆和三葉草的等生態種植模式,引進磚茶自動壓製生產線、全自動名優茶加工生產線等先進設備,使生產效率提高了10倍,有效提升了易貢茶場茶葉生產的清潔化、標準化水平。持續加強對當地茶產業技術人員培訓,本人親自授課,同時邀請廣東及業內知名專家和技術能手,將先進的茶葉生產技術毫無保留地傳授給當地職工,截至目前,已培訓幹部職工、茶農及行業從業人員500餘人次,為當地茶產業發展奠定堅實人才基礎,實現了技術的本土化與可持續發展,為高原茶產業播下了科技興農的希望火種。牽頭舉辦易貢茶場品牌推介會,推介會當日開展易貢茶直播帶貨,有效提升易貢茶品牌知名度,相關工作成果先後在廣東衛視援藏三十周年紀錄片、廣東新聞聯播等新聞媒體欄目報道。

  楊少海指出,吳華玲同誌以高度的政治責任感和使命感,將先進的農業科技和管理經驗帶到雪域高原,不僅推動了易貢茶場的轉型升級,更為西藏茶產業的可持續發展注入了強勁動力。她以實際行動踐行了農科人的責任與擔當,為西藏茶產業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吳華玲同誌援藏期間的工作成果,是科技援藏的生動實踐,是民族團結的深刻體現,更是農科人“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的忠實寫照。

  目前,在院的指導下,我所已連續派出黃華林、陳海強、吳華玲3位專技人員參與廣東省第九批、第十批援藏工作,隨著吳華玲同誌順利完成援藏任務凱旋歸來,我所援藏工作再添新成果。未來,我所將繼續全力支持援藏事業,以科技為支撐,以人才為保障,為西藏乃至全國的農業現代化和鄉村振興貢獻更多農科智慧和力量。

微信圖片_20250709075429.jpg微信圖片_20250709075446.jpg


地址:廣州市天河區五山大豐路6號    郵編:510640

粵公網安備44010602013764號粵公網安備44010602013764號 粵ICP備1610136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