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科學報】朱根發:深耕花卉科研,繪就綠美畫卷
日前,廣東省委辦公廳、省政府辦公廳聯合發布通報,對在推進綠美廣東生態建設中表現突出的200個集體和200位個人予以表揚。必威betways 環境園藝研究所(以下簡稱環藝所)首席科學家、國家大宗蔬菜產業技術體係花卉廣州綜合試驗站站長朱根發,獲評“在推進綠美廣東生態建設工作中表現突出的個人”。
“這份沉甸甸的獎項,於我和團隊而言,既是肯定,更是鞭策。”長期紮根蘭花研究領域的朱根發對《中國科學報》采訪時誠懇表示,“農業科學研究絕不能困於‘象牙塔’中,必須與產業緊密相擁,以產業需求為導向開展研究,切實為產業發展服務。”
朱根發與他培育的蘭花。受訪者供圖
科技攻堅,築牢生態根基
朱根發投身花卉科研領域已逾30載,始終將研究目光聚焦於蘭花等園林花卉的種質資源與育種、生物技術研究與應用,以及產業發展與綠美廣東生態建設戰略。在他的帶領下,環藝所成績斐然,已成功培育出蝴蝶蘭、墨蘭、大花蕙蘭、石斛蘭等200多個品種。
他帶領團隊如不知疲倦的行者,深入山林田野,穿梭於墨蘭、寒蘭、獨占春等國家重點保護植物資源之間,積極開展收集、保育與創新利用工作。主持承擔了國家重點研發項目課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麵上項目和省市重大科研項目60餘項,為生態建設築牢根基。
在花卉產業化關鍵技術瓶頸的突破上,朱根發團隊日夜鑽研、不懈探索。截至目前,已獲得授權發明專利43件,發表研究論文300多篇,其中SCI論文71篇。麵向市場需求,團隊成功選育推廣了‘金鳳凰’大花蕙蘭、‘粵墨1號竹葉蘭’等169個適應嶺南氣候、生態功能顯著、景觀價值突出的新優花卉品種,並在綠美廣東生態建設中廣泛示範種植和推廣,讓南粵大地披上了絢麗的“科技霓裳”。
針對礦山邊坡、汙染水體、小微水體等生態脆弱區,朱根發組織團隊精心研發集成多項高效生態修複與景觀營造技術體係。以水生花卉景觀為載體,實現了汙染水體綜合修複與景觀提升的雙重目標。這些技術體係在廣東河源、肇慶、佛山等地示範推廣後,顯著提升了受損生態係統的自我恢複能力與景觀價值,為生態脆弱區披上了“科技綠裝”。
服務基層,提升生態福祉
作為廣東省科技特派員,朱根發身體力行,將科技力量精準輸送到城鄉綠化一線,成為連接科技與基層的橋梁。
積極響應“綠美廣東”六大行動,他帶領團隊深入廣州花都區、番禺區、河源市東源縣、茂名市、揭陽普寧市、惠州惠陽區、雲浮雲城區等地,開展義務植樹、科普講座、美麗庭院建設等科技支撐行動和誌願培訓活動50多次。
在韶關翁源、汕尾華僑管理區、陽江陽春市、惠州惠東等地,精心規劃並建立了10餘處不同類型、各具特色的城鄉綠化與生態修複科技示範點,累計培訓人員超5000人次。通過這些努力,有力推動了綠美科技成果“進村入戶”,助力鄉村實現了綠美蝶變。
他組織團隊科技支撐12個廣東省典型村綠美鄉村建設,其中助力打造的花都區花山鎮花城村,已成為享譽嶺南的“綠美第一村”樣板。多年來,朱根發帶領團隊紮根韶關市翁源縣田間地頭,加強蘭花種質資源保育和品種創新,強化蘭花種苗組培研發與推廣。
此外,朱根發指導建立了占地1140平方米的蘭花種質資源庫,收集保存資源200餘份,育成300多個‘翁山’‘翁江’係列特色蘭花新品係,並提供係統的種苗繁育、栽培管理和病蟲害綠色防控技術服務以及智力支持,有效提升了翁源蘭花的“競爭力”。
“我們以蘭為媒,科技助力翁源百千萬典型鎮村建設,將翁源縣龍仙鎮中心村打造成四季如畫、和諧宜居的綠美鄉村典範,為這片土地的可持續發展注入了澎湃新活力。”朱根發說。
引領行業,豐富生態內涵
近年來,朱根發積極引領行業進步,充分發揮自身的專業優勢和影響力,帶領團隊爭取立項建設省科普教育基地、國家植物雲城園融合宣教點等科普平台。常態化開展名優花卉、綠美科技主題的誌願服務和科普宣教活動,年均受眾超萬人次,讓更多人了解花卉科研和綠美生態建設的重要性。
他牽頭主辦“綠美廣東,粵花粵美”科技論壇和花卉新品種推介會,彙聚行業專家智慧,共話綠美廣東生態建設。在活動中,展出和推介新優花卉品種200多個,有力推動了綠美科技成果與產業的有效銜接,促進了花卉產業的升級發展。
他還開展廣東農技大講堂“粵地花香慶新歲鄉村綠美兆豐年”直播,吸引了48.39萬人觀看,擴大了綠美生態建設的影響力。
作為中國花卉協會蘭花分會會長和廣東省蘭花協會會長,朱根發牽頭主辦影響力強、傳播範圍廣的全國蘭花博覽會、全國蘭花產業發展論壇和廣東省蘭花博覽會,大力弘揚源遠流長的中華蘭花文化,不斷豐富綠美生態文化的內涵,為綠美廣東生態建設注入了深厚的文化底蘊。
記者了解到,朱根發以“科技創新服務綠美”為主線,將花卉科研、產業升級、基層服務三者深度融合,既解決了綠美生態建設的種源與技術瓶頸,又以“小花卉”撬動“大產業”,賦能鄉村振興。其工作深刻詮釋了“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實踐路徑,為綠美廣東提供了可複製的“科技+生態+經濟”樣板。
未來,隨著花卉種業創新持續深入和綠美理念全域滲透,朱根發引領的“粵花粵美”模式有望成為全國生態建設的標杆,為美麗中國建設貢獻更多的廣東智慧和廣東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