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茂名荔枝產業大變革:新品種、新技術齊上陣!
機械采摘荔枝、無人機吊運、無人機撒肥、無人作業車、近30個優質荔枝品種現場試吃……6月12日,茂名高州市金山街道荔枝示範基地舉行了一場別開生麵的觀摩會,荔枝新品種推介、新技術應用展示讓現場嘉賓大開眼界。
現場試吃近30個優質荔枝品種。
觀摩會以“科技賦能新質生產力,綠色發展荔枝產業”為主題,集中展示了近年廣東荔枝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最新成果。這些成果凝聚了省農科院、中山大學、茂名市農業科技推廣中心等專家團隊的智慧與汗水,他們將論文寫在豐收的果園裏,不斷推動茂名荔枝產業突破瓶頸,為荔農帶來了實實在在的效益。
兩個荔枝研發平台揭牌
荔枝全產業鏈科技攻關再深入
茂名是中國荔枝之鄉,荔枝種植曆史超2000年,孕育出世界最大的連片荔枝生產基地,全球每5顆荔枝便有1顆產自這裏。
近年來,茂名選育出早熟優質品種“香蜜早”,引進了“仙進奉”“嶺豐糯”“冰荔”等高端品種優化產業品種結構,並通過推廣綠色防控技術構建了覆蓋全生長周期的技術服務體係。
人們在盡情品賞荔枝,品種近30種。
在活動現場荔枝品鑒區,仙進奉、禦金球、北園綠、鳳山紅燈籠、冰荔、巨美人、嶺豐糯、清風……全國近30個優質荔枝品種集中推介,有些新品種甚至還沒正式命名,不同風味引起嘉賓熱烈討論。
據了解,在種質資源與育種方麵,廣東省農科院國家荔枝種質資源圃保存有700餘份荔枝種質資源及一批優異品種。全省“百千萬工程”實施以來,省農科院以開展“雙百行動”為契機,與高州市共建縣域創新基地,高標準製訂科技支撐高州農業產業高質量發展工作方案,引進“仙進奉”等優質荔枝品種,開展種植全程科技支撐與技術服務,研發了荔枝超低溫凍眠鎖鮮技術,推出一批多樣化荔枝加工產品。
無人機吊運荔枝。
活動現場,嘉賓一邊品鑒著全國優質荔枝品種,一邊觀摩荔枝種植管理新技術。無人機植保、無人機吊運、無人機撒肥、地麵無人作業車輪番上陣。在標準化種植的荔枝園,這些科技新勢力已經成為果農的好幫手。
必威betways 黨委副書記、紀委書記吳亞玲表示,希望通過荔枝品種、技術和農機的展示觀摩,進一步加深大家對省農科院科技和人才優勢的了解;通過合作共建創新平台,進一步加深院地企緊密合作,推動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的深度融合。
荔枝種業創新研究中心、荔枝現代農業產業研究中心同時揭牌成立。
活動上,在多方的見證下,荔枝種業創新研究中心、荔枝現代農業產業研究中心同時揭牌成立。中心由茂名市農業農村局、茂名市農業科技推廣中心等單位與必威betways 、中山大學等科研院所在多年合作的基礎上聯合共建,將持續深入荔枝全產業鏈科技攻關。
茂名市副市長王小慧表示,熱切期盼省農科院、中山大學能夠一如既往地關注茂名、支持茂名,與茂名人民共建共享高水平科研平台與人才隊伍,打通科技進村入戶“最後一公裏”,讓更多良種良法在茂名大地生根發芽、開花結果,推動茂名荔枝產業繼續破浪前行,將茂名打造成為新質生產力驅動特色農業現代化的亮麗樣板。
新品種迎來開園
荔枝論顆賣備受市場歡迎
茂名高州有近60萬畝的荔枝種植麵積,年產量超20萬噸。高州市“百千萬工程”指揮辦副主任賴建才介紹,高州荔枝雖然產量最大、麵積最廣、品質最優,但還存在荔枝品種有待優化、科學種植技術有待提升、精深加工有待拓展等問題。
金山街道荔枝示範基地。
金山街道荔枝示範基地背後集多個國家、省市技術、研發項目,由省農科院果樹研究所、華南農業大學、茂名市農業科技推廣中心等單位專家團隊提供技術支撐。該基地4年前開始標準化改造,主要種植冰荔、仙進奉、嶺豐糯等優質晚熟荔枝品種共220畝,今年正式量產。
“全園預計產量超10萬斤,整體較為可觀。”金山街道荔枝示範基地負責人戴福浩告訴筆者,基地於6月10日正式開園采摘,兩天時間已經賣出2萬斤鮮果。
相較傳統的白糖罌、桂味等荔枝品種,仙進奉、冰荔、嶺豐糯近幾年在市場嶄露頭角,種植麵積不大,口味獨特。在市場接受度上,冰荔常年單價賣出300多元/斤,被稱為荔枝中的“賓利”。
戴福浩介紹,荔枝銷售線上線下都在推廣,線下以渠道商為主,包括禮盒定製、社區團購等采購需求。如冰荔采用納米保鮮袋進行果粒分裝,按顆售賣,24顆/層,約兩斤裝一盒,目前銷售情況良好。
技術人員展示機械化采摘荔枝。
該荔枝示範基地屬於標準化果園,樹間距適宜機械化種植管理。活動現場,省農科院設施農業研究所現場展示了荔枝機械化采摘。機械末端類似梳子,通過機械臂將裝備置於荔枝果實上端枝條,通過震搖產生離心力,使果實從離層斷裂脫落,實現單顆采摘。
“裝備不直接接觸果實,果實完整度高,適用於出口果實,降低人力成本。”廣東省農科院設施農業研究所智慧農業研究室博士李斌介紹,裝備末端可更換部件,除采收外,還能用於修剪、深溝施肥、運輸、砍伐等果園全年管理任務,實現“一機多用”。
通過機械振動采摘下的荔枝。
賴建才表示,將在省、茂名市有關部門的大力支持下,全麵推進“優果計劃”攻堅、智慧農業普及、綠色生產標準化三大行動,努力在高州市布局多個產地集散中心,推廣AI分揀、冷鏈直通技術,降低損耗率至8%以下;全域推廣病蟲害綠色防控、有機肥替代化肥技術,力爭3年內實現荔枝主產區優質品種覆蓋率超80%。
兩項荔枝評選活動啟動
進一步激發行業活力與創新力
廣東是我國荔枝主產區,栽培曆史悠久,產業規模宏大,已發展成為全國乃至全球荔枝生產的重要基地。
活動現場,廣東荔枝產業聯盟宣布啟動“廣東十大荔枝產業服務隊”“廣東生態荔園認定”兩項評選活動,凝聚智慧力量、彙聚服務資源,擦亮“廣東荔枝”金字招牌。
果農分揀茂名荔枝。
廣東荔枝產業聯盟秘書長向旭介紹,“廣東十大荔枝產業服務隊”評選活動旨在發掘並表彰在荔枝嫁接、無人機綠色防控等種植技術、品牌營銷策劃、電商平台服務等關鍵領域表現突出、成效顯著的服務團隊;“廣東生態荔園認定”將評選出一批生態種植技術領先、環境效益顯著、產品質量過硬的示範果園,為全省荔農提供可學習、可複製的鮮活樣板。
據悉,活動將為獲評的“生態荔園”授予權威認證標識,賦予其清晰可辨的生態、綠色、高品質內涵。向旭認為,這不僅顯著增強消費者對廣東荔枝的信賴度與購買意願,更能通過優質優價的市場機製,切實提升生態荔枝的經濟價值與品牌溢價能力,讓踐行生態種植的荔農真正獲得“綠水青山”轉化來的“金山銀山”。
遊客在荔鄉茂名品荔枝、遊景區。
此外,評選將引導生態荔園拓展休閑觀光、科普教育、文化體驗等功能,推動荔枝產業從單一生產向生產、生態、生活多功能融合延伸,打造集“綠色生產、優美生態、美好生活”於一體的荔園新形態,為鄉村振興注入多元活力。
據悉,廣東荔枝產業聯盟將於近期公布兩項活動的評審標準和報名方式,鼓勵所有有誌於推動荔枝產業發展的團隊,不論規模大小,均可積極參與,共同為荔枝產業的繁榮貢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