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蔬菜研究所 > 服務三農 > 主導品種

粵薹5號菜薹

時間:2024-12-31 10:21 來源:本網 【字體:

  2025年廣東省主導品種。

  審定編號:粵評菜20220011

  品種來源:自交不親和係T白菜-2×自交係蕭崗0-4-0

  種植區域:廣東省各地及寧夏、雲南、甘肅、貴州、河南等地。

  特征特性:

  播種至初收約62天,株型直立,株高53.5厘米,株幅52.0厘米,葉片長橢圓形,綠色,主薹長44.6厘米、粗3.0厘米、重327.8克。可溶性固形物含量6.56克/100克,還原糖含量2.5克/100克,維生素C含量53.5毫克/100克,蛋白質含量2.58克/100克,粗纖維含量0.7克/100克。2021年春、秋兩季在廣州、江門、連州3個點進行品種比較試驗,平均畝產春季1498.9公斤、秋季2093.3公斤,分別比對照品種‘粵薹1號菜薹’增產16.2%和11.3%,增產均極顯著。‘粵薹5號菜薹’為遲熟類型菜薹,品質優良,豐產性較好,適宜廣東省春、秋季種植,珠江三角洲地區適播期10~12月。

  栽培要點:

  1.適時播種:廣州地區適播期10月中旬~12月中旬。畝用種量120克。

  2.育苗:一般采用穴盤基質育苗,1穴1株,注意控製株行距。苗齡20天可以移栽,苗期應注意控製光照和水分,防止幼苗徒長。

  3.選地整地:選擇土質肥沃、保水力強,前作不是十字花科作物的壤土,667平方米均勻措施腐熟有機肥1500公斤,複合肥10公斤,幼苗4-5片真葉即可定植。

  4.田間管理,定植成活後就要追肥,一般追肥2-3次,前期主要追複合肥或少量氮肥,可以結合澆水每667平方米施複合肥10-15公斤。

  5.合理密植:栽培密度為20×25厘米左右。

  6.及時采收:一般在菜薹高及葉片的先端,已初花或將有初花,即所謂的“齊口花”時為適當的采收期。采收時切口要平麵整齊,菜體保持完整,大小、長短均勻一致。采收後立即進行清潔,包裝。

自動轉存圖片


地址:廣州市天河區金穎路66號    郵編:510640

粵ICP備1610136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