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省農科院資環所科技特派員深入雲浮、肇慶開展農業技術服務
為貫徹落實省委關於實施“百千萬工程”工作部署,推動農業科技下沉一線,4月15-16日,我院資環所植物營養與新型肥料團隊農村科技特派員黃繼川、塗玉婷研究員等專家一行到雲浮市新興縣太平鎮、鬱南縣平台鎮以及德慶縣高良鎮,開展農業技術幫扶和農業科普進校園活動。專家圍繞百香果、番茄種植技術提升及特色果樹引進等產業需求,通過技術指導、政策宣貫和科普教育等多種服務形式,為地方農業高質量發展注入科技動能。
科技下鄉:精準服務特色產業提質增效
在新興縣太平鎮和鬱南縣平台鎮,特派員團隊與駐鎮幫鎮扶村工作隊深入田間地頭,結合前期采集檢測的當地土壤養分指標測定結果,針對土壤板結、養分不均衡等問題開出"科技處方",指導農戶實施"改土-配肥-優管"三位一體的土水肥管理方案,有效改善土壤結構,提高土壤肥力,為作物生長創造良好的土壤環境,顯著提高百香果移栽苗的成活率和番茄的產量與品質。此外,為提升當地特色水果價值,團隊還引入砂糖橘富硒栽培技術,提供從土壤硒活化到果實硒積累的全鏈條技術方案,並協助種植戶對接富硒農產品認證機構,助力富硒農產品品牌打造。針對種植戶種植的鳳梨、百香果、荔枝等特色果樹新品種,特派員團隊結合粵西氣候特征,與種植戶現場交流施肥、修剪、病蟲害防治等栽培技術,幫助種植戶降低轉型風險。
科普進校園:農業知識紮根校園沃土
在德慶縣高良中學,特派員團隊與校方,及資環所黨總支部、九三學社廣東省委會鄉村振興研究院鄉村生態振興研究中心聯合舉辦了“百香果種植科普實踐”活動。塗玉婷結合生物學和化學知識,向同學們詳細講解了百香果生育期的需肥特性、施肥方案及原理,激發學生對現代農業和自然科學的興趣。實踐環節中,50餘名學生在專家指導下完成百香果幼苗移栽實操,從挖穴定植到覆土澆水,讓青少年親身感受農業種植的樂趣。活動現場歡聲不斷,學生們紛紛表示在活動中不僅學到了關於百香果種植的知識,還能將課本知識應用到農業種植過程中,非常有趣。校方表示此次農業科普進校園活動讓科學知識躍然田間,有效激發了學生對農業的興趣,有助於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
此次科技下鄉活動,秉持我院“求實、創新、篤行、務農”的理念,通過“科技助農+科普育人”的技術服務形式,促進了農業科技成果和先進技術向現實生產力轉化,為地方農業生產帶來了實實在在的幫助與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