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果樹研究所 > 新聞

果樹所在果實角質素高效解聚分析及角質層對失水的影響作用解析研究方麵取得新進展

時間:2025-06-20 17:23 來源:原創 【字體:

      近日,果樹所在國際學術期刊Postharvest Biology and Technology(中科院農林科學一區Top,IF=6.4)發表題為“Cuticular constituents and their effects on water loss in fruit of Canarium album (Lour.) Raeusch”的研究論文。果樹所為論文完成單位,果樹所黃華副研究員為論文第一及通訊作者,研究生餘佳穎參與了相關研究工作。

      青橄欖果實采後貯藏不當極易發生失水,果實皺縮等劣變,影響其品質及商品價值。盡管研究人員對青橄欖果肉和葉片組織的生物活性成分已有深入研究,但果實表麵積累的顯微結構、厚度、化學組成及其對失水屏障作用仍未見報道。

      現有研究通過有機溶劑從多種植物器官表麵或分離的角質膜中提取可溶性蠟質。針對角質單體的分析,通常采用NaOH-甲醇、強酸或BF3-甲醇直接解聚角質膜後再進行提取分析。盡管這些方法能有效分解部分植物的角質聚酯膜,但大部分的植物角質聚酯仍難以成功分離或角質基質無法完全直接在裂解液中解聚。因此,探索具有針對難以解聚角質聚酯的高效且廣泛適用性的提取分析方法,對解析更多植物組織表麵角質層代謝組成具有重要意義。

      本研究改進了一種簡便高效用於角質聚酯膜的粉末解聚法。該方法在已有報道的角質聚酯膜直接解聚基礎上,增加對脫蠟後的角質膜進行研磨粉碎步聚。將可直接完全解聚的番茄角質膜進行粉碎後解聚、直接裂解兩種方式進行對比,發現增加研磨粉碎步驟可適用於無法完整分離角質膜,或者角質膜不能完全裂解樣品的有效分析。青橄欖角質單體主要由C16-二羥基脂肪酸(51.4 %)和香豆酸等酚類物質(19.5 %)組成。蠟質組分則以三萜類化合物為主(88%),而極長鏈脂肪族成分含量較低。盡管青橄欖果實形成厚實的角質層,但表現出較高的水分滲透性(滲透係數P=1.96×10⁻⁴ m/s),對比已有果實失水具有較高的水分散失率,可能與其表麵疏水脂質層中較為鬆散排列的三萜類物質大量積累有關。研究將為優化青橄欖采後加工脫水工藝和製定針對性保鮮策略提供參考。

      該研究獲得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青年基金項目、必威betways 科技人才引進專項資金項目等項目的資助。

      參考鏈接:https://doi.org/10.1016/j.postharvbio.2025.113704


地址:中國廣州市天河區大豐二街80號    郵編:510640

粵公網安備44010602013764號粵公網安備44010602013764號 粵ICP備16101361號